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巴中观察 谭小龙 摄影报道
3月2日早上7点多,诺水河畔的薄雾还未散去,红岩村村民何俊林已经赶到了专合社的羊肚菌产业园里。今天是采菌的大日子,他揭开大棚外的黑色遮阳网,菌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,棚内一簇簇带着褐色“伞帽”的羊肚菌破土而出,如繁星点点,铺了一地。
红岩村位于巴中市通江县新场镇。2020年6月,该村通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与邻近的石传村合并。伴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,村里开始成规模发展羊肚菌产业。目前,红岩村羊肚菌种面已达230亩左右,预计年产值超过500万元。
随着产业的发展,返乡的村民越来越多,如今红岩村常驻人口约占户籍人口的2/3,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000元左右。在通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何明看来,这与两项改革重塑乡村经济和治理版图密不可分,为乡村振兴释放出了新动能。
远销海外
泥土里种出“金娃娃”
近日,薛金益的电话被打爆了,天南海北的客商都想来收购他种植的羊肚菌。薛金益是红岩村较早一批种植羊肚菌的大户,就在他的产业园里务工。
“这批菌子好,个头饱满、味道清香。”在薛金益的羊肚菌大棚里,村民们一手拿着小刀,一手扶着羊肚菌,小心翼翼地把菌腿割出来放进菌框内,很快就采了满满一筐。这是该园区出产的第二季羊肚菌,无论品质还是数量,都比去年初投产时好了许多。
薛金益是通江县飞跃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,于2020年开始发展羊肚菌,一共在红岩村种植了40亩。“头年11月中旬下种,来年2月底开始采收,可以采到清明节左右。”在薛金益看来,羊肚菌确实是个见效快的产业,并且羊肚菌富含蛋白质、纤维素、氨基酸等多种营养元素,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且价格不菲,所以这也是个效益好的致富产业。
“去年初投产,没掌握到方法,出菌少,只卖了30多万元。”今年,薛金益的羊肚菌长势喜人,亩产至少300斤鲜菌,“特别是今年鲜菌和干菌的市场价格还上涨了20%,所以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在100万元以上。”
谈起销路,薛金益直言更是不愁,“除了北上广、成渝地区外,我们羊肚菌已经通过经销商出口到了日本、韩国、马来西亚。”最近两天,他一直在产业园里转悠,考虑这一季的羊肚菌采完,点些黄豆沃土,盘算着下一季的种植计划。
规模种植
开辟村集体经济增收新渠道
今年春节后,红岩村党总支书记何卫林上班的头件大事,便是去汉中买了台烘干设备,专门拿来烘羊肚菌。
“我们村集体总共流转了80亩土地建羊肚菌大棚,其中20亩村集体种,剩余60亩租给了大户。”据何卫林介绍,一年多来,通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,合并后的红岩村耕地面积增加不少,但如何让这些土地发挥最大价值,村两委在选择发展集体经济产业非常谨慎,直到看见大户们发展的羊肚菌。
但何卫林直言,这个决心不好下,村干部们承受了不小压力,“这80亩羊肚菌大棚,我们的成本投入在160万元左右”。但偏偏羊肚菌还“娇贵”,怕冻不抗晒。为了不让村集体资产“打水漂”,村集体合作社还专门雇了位村民长期管护,“在我们的种植技术成熟后,羊肚菌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左右。”
日前,随着两项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进一步走深走实,巴中市各(区)县已完成县域内片区划分。具体到通江县,共分为了7个片区,其中红岩村所在的新场镇被划入了涪阳银耳(食用菌)产业发展片区。
“羊肚菌也就是两项改革后发展起来的产业,目前该片区羊肚菌种植面积约5000亩、预计年产值1.8亿元左右。”何明介绍,通过采取“龙头企业+大户+农户”的方式规模发展羊肚菌产业,目前全县共有3家龙头企业、70多家羊肚菌大户(种面30亩以上)。
【来源:四川在线】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